5月28日,“统一银座”启动门市招牌更换工作。在济南汇隆广场原统一银座门店,济南日报记者看到,旧的LOGO标牌已被摘下。
曾经遍地开花的“统一银座”,陪伴了济南人多年,也一度是本地便利店品牌的“课代表”。有人说,是“统一银座”的出现让大家对便利店的概念从夫妻店转向品牌化,也是它最先满足了“打工人”加班后能吃上一碗泡面、一个包子的需求。梳理济南便利店市场这些年来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枝独秀到竞争激烈。“江湖”很拥挤,谁能在都市人不断上涨的需求中,从容笑对?
遍地开花
便利店“转战”居民楼
今年“五一”过后,市民刘女士发现,小区楼下的生活超市关门转让,很快就入驻了一家名为“星期八”的便利店。与周围门脸朴素的商户相比,这家店显得格外“洋气”。“这家店的面积只有原来生活超市的三分之一,不卖果蔬、粮油,主打零食、鲜食,跟写字楼下的橙子便利、‘7-11’差不多。”刘女士心里琢磨,在早餐店、肉铺、粮油店趋于饱和的生活区,会有多少人光顾看似性价比不高的便利店?
5月27日,记者来到了这家便利店。店员告诉记者,店里的生意还不错,尤其是关东煮、面包等速食食品,很受周边年轻人欢迎。相距不过两个路口,记者又在住宅区看到了两三家便利店,虽不是知名品牌,但这类业态在居民区的布局已经日渐成为常态。
说起便利店“江湖”的风云变幻,不少人会回忆起一个时间点:2021年,“7-11”便利店来到济南,引发一批消费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强烈反响。当时,市民李成龙和姚好夫妻俩是第一批加盟商,店址选在了济南最火爆的宽厚里商圈。初次踏入零售行业的他们既兴奋又紧张,便利店这种与城市发展脉动紧密连接的“小快灵”业态,对年轻创业者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在那前后,大大小小、本土舶来的便利店们,经过了一番“遍地开花”,也经历了弱肉强食的洗牌和淘汰。如今,以往总开在商业区、写字楼的便利店,也逐渐向社区、居民楼蔓延。
有人说,这届“打工人”需要一种能24小时随时满足碎片化生活所需的消费方案,而作为城市零售网络中如毛细血管一般存在的便利店,便成为他们的重要生活伙伴。
赛道拥挤
有退出有升级
也许正是因为居民楼下传统夫妻店、肉菜超市趋于饱和,精致便利店反而有了属于自己的“舒适区”。不过,梳理这些年济南便利店“江湖”的风风雨雨,不难看出这条赛道稍显拥挤——
2005年,台湾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银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山东统一银座商业有限公司,并逐渐融入了充值电话卡、报纸杂志、提款机以及微波炉加热、快餐、开水冲泡等服务,一度成为连锁便利店品牌中唯一的代表。
“统一银座”将退出济南市民生活。
2014年以后,便利店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品牌竞争态势加剧,先是倍全进入济南,三四年时间店铺开到200多家;同年,宜快宜慢在济南高新区开设第一家门店;2016年,济南第一家讯猫智能便利店开业,2017年橙子便利店开业,2020年便利蜂进驻……同时,老牌商超华联集团转型开设便利店品牌华联鲜超,天猫小店、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逐渐铺开。
这些市民熟悉的品牌中,已经有不少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还有些在竞争中被挤占了生存空间。“我们办公楼下本来有橙子便利、‘7-11’、便利蜂三家店,其中‘7-11’营业没多久就关门了,便利蜂也随着撤店大潮撤了出去。”“上班族”小郭说,自己见证了一场悄无声息的“商战”。
今年2月,全球知名连锁零售企业罗森便利店“官宣”成立山东总部,并在济南市历下区启动首批店面,济南本土便利店品牌宜快宜慢成为其合作伙伴,身份升级。罗森入局声势浩大,吸引不少年轻人排队打卡、网上发帖,十足的“网红”待遇,这无疑让“江湖”风云再起。
便利店里
藏着都市人的小情绪
“这几年济南的便利店越来越多,也说明这座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对独自在济南打拼的陈冠来说,便利店就是属于自己的“深夜食堂”。
都市人热衷在便利店购物。
“我晚上经常加班,饿了就去写字楼下的便利店,买一个饭团或是一碗关东煮,坐在窗边一边吃一边看着同样脚步匆匆的大家。”陈冠说,24小时便利店对“打工人”而言不仅能提供食物,也是一处能放松心情的所在——工作不顺时给自己放10分钟假,用一罐冰可乐平复心情;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拉上同事一起买几串熟食,坐在高脚凳上侃侃而谈;深夜下班之后,在便利店啃着面包刷一会儿手机,回家前收拾好所有坏情绪……
便利店鲜食成为上班族“深夜食堂”。
在社交平台,记者看到有一个名为“便利店故事”的话题,发起人这样形容便利店对自己的意义:第一次来到陌生的城市,吃的第一顿饭就是便利店里的照烧鸡腿便当,“微波炉叮的一声响起时,觉得这个城市很温暖”。跟帖中,许多人分享了自己和便利店的故事——
“第一次分手,我在楼下的便利店里要了箱啤酒,喝到深夜,只有值班的店员和喝着闷酒的我。这儿不是什么豪华舒适的地方,但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它至少可以随时给你一瓶酒,和一个没人打扰的角落。”“我们经常加班,累了就出来买面包、素食、水果,咖啡当然是买得最多的,买完就回去继续‘战斗’,最晚时甚至到三四点。有时候店员就会对我们说‘加油呀’,感觉也是说给他自己听的。”
深耕本地
在“新江湖”笑到最后
近期,关于济南便利店市场的最新消息有两则。
一是,山东统一银座商业有限公司45%国有股权以2024万元成交转让,由滕州仲家汇商贸有限公司接手,从此,与济南市民相伴多年的“统一银座”将彻底退出济南市场,全新升级为“仲家汇”;二是,来自浙江的本土便利店“十足”又来分一碗羹,在华润置地广场二号楼楼下,“十足”便利店招牌已挂好,店内正在进行施工装修。据了解,目前济南有3家“十足”门店正在装修施工,分别是银丰财富广场店、银荷大厦店以及华润置地店,预计6月初开业。
“7-11”入驻济南时,宜快宜慢创始人徐元文对济南日报记者表示,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城市发展活力的指标,行业巨头落地是对这项指标的认可。他说,随着城市的发展,高质量企业越来越多,生活品质提高、城市活力增强,“年轻人的通勤时间越来越长,睡过头还能吃上早饭、深夜下班也能吃到夜宵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们看到近几年便利店行业迅速发展。”
根据济南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市品牌连锁便利店数量超过1250家。在济南便利店“新江湖”,怎样才能笑到最后?
济南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张维昊博士表示,每个城市的经济底色与发展历史决定了它的市民偏好,零售超市行业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与满足所在城市的个性化偏好,深耕本地市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同时积极拥抱以数字经济为主的各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济南市民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交融的零售服务,以此赢得市场份额,实现企业做大做强。
原标题:融媒·深调查丨便利店“江湖”,看谁能“笑傲”?